幼儿手足口病通常是会发热的。手足口病的应对可从日常护理、症状处理、病情监测来着手。
1. 日常护理:
让患儿多休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,休息环境要安静、舒适、温度适宜。注意隔离,避免交叉感染,将患儿与其他健康儿童隔离开,一般隔离2周左右。保持患儿皮肤清洁,可用温水给患儿洗澡,勤换洗衣物。患儿的玩具、餐具等物品要及时消毒,可采用煮沸或浸泡消毒的方式。
2. 症状处理:
对于发热症状,若体温在38.5℃以下,可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,如用湿毛巾给患儿敷额头、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大动脉处,每15 - 20分钟更换一次。若体温超过38.5℃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,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。对于口腔疱疹或溃疡,会影响患儿进食,可在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给患儿漱口,疼痛严重时,可遵医嘱使用药物缓解疼痛,以保证患儿正常进食。手足部位的皮疹要避免患儿搔抓,防止破溃感染,若皮疹有破损,可涂抹碘伏消毒。
3. 病情监测:
密切关注患儿的体温变化,每隔2 - 3小时测量一次体温,观察体温的波动情况。留意患儿的精神状态,如是否出现精神萎靡、嗜睡、烦躁不安、抽搐等异常表现。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、心率等生命体征,若出现呼吸急促、心率加快等情况,要提高警惕。同时,关注皮疹的变化,看是否有增多、破溃等情况。
幼儿手足口病的护理需要综合日常护理、症状处理、病情监测等多方面。如果患儿发热持续不退、精神状态差、出现呼吸或心率异常等严重情况,需及时带患儿就医,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相应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