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西瓜医生 >  中西药  >  注射用羧苄西林钠的作用机制与成分

注射用羧苄西林钠的作用机制与成分

日期:2024-09-05 访问量:4226

注射用羧苄西林钠是一种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,主要用于对抗多种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。它的主要成分是羧苄西林钠,这种物质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,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效果。该药可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,包括但不限于尿路感染、肺部感染、胸腹腔感染及败血症等。特别适合于处理尿路感染的情况,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应用于烧伤患者的治疗。

注射用羧苄西林钠的推荐用法用量如下:肌注或静注:每日总量为2g至8g,分为3到4次给药;静脉滴注:每日总量同样为2g至8g,每次给予相应量。对于腔内注射,建议单次剂量在0.5g至1.0g之间;鞘内注射则适用于成人,单次剂量应控制在40毫克以内。请严格按照医师指导进行用药。

使用该药时需注意其与其他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,并且不能与某些特定药物同时静脉滴注。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忌烟酒,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。

合作伙伴:
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 (京)字第21931号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:(京)-经营性-2022-0009
食品经营许可证:JY11117043237242
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:京平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0177号
高新技术企业证书:GR202211002497
网站备案号:京ICP备2021009137号   Copyright ©2022 xgys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可信网站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实名认证 中国互联网
举报中心
举报电话
12377